回到主页

百润股份

· 投资与研究

公司简明概要

百润股份,私企,大股东刘晓东持股40.5%(质押20%)。公司此前为香精香料公司。

2015年收购巴克斯酒业(也是刘晓东孵化,从亏损做到2015年市占率35%,此前未装入上市公司主体),主营业务变更为预调鸡尾酒。经过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资扩产及前期大额营销投放后,从2015年至2023年,公司份额一路上升至72.5%,在预调鸡尾酒市场形成垄断。

2020年起,公司开始寻求烈酒业务的增长,切入威士忌、伏特加、金酒领域,在四川新建威士忌蒸馏厂及文化中心,整体累计投资达37亿元。目前,第一批威士忌经过3年熟成,即将上市。首批发行限量版1万瓶,好评较多,包桶及入厂评测好评也多。

 

关键财务及量价指标

公司23年收入规模约33亿,净利润8亿,毛利率66.7%,净利率25%,销售费用率22%。现金流状况良好。固定资产占比约45%,典型重资产公司。

有赖于鸡尾酒市场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及公司所处的垄断地位,虽然单位价格持续下降,但公司通过规模经济效应,以量换价,利润仍在持续增长中。其各项成本及费用率也由于规模效应持续下降,因此毛利率和净利率没有大幅下滑,净利率仍达到20-25%。

虽然短期公司增速放缓,但参考其他国家的RTD饮品发展,及我国生育率下降、家庭小型化等趋势,我认为国内RTD酒精饮料大概率远未达到增长天花板,应该只是由于经济下行造成的短期收入端扰动。

由于烈酒初期投入大,公司资金需求也较大,20年非公开发行募资10亿元,21年FA可转债募资11亿,24年想继续发股融资,但因大股东被调查而不了了之。公司有息负债比例在2021年开始迅速提升,2023年至27%,与现金持平(因此并没有财务费用负担)。另由于威士忌熟成,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大幅上升,由此前的50多天升至220+。

如果单看公司的指标变化,债务和库存提升过快可能值得担忧。但若对标国外烈酒公司,如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,百润的指标落在正常范围,若未来威士忌确实打开销路,负债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无需太过担忧。

 

股东及分红

大股东刘晓东,是公司的创始人,同时也是鸡尾酒业务从0发展的创始人。他早年在兰州烟草局工作,后下海做香精香料,早期客户也和兰州烟草有关。据报道,其做预调鸡尾酒的契机是夜场应酬发现了需求。大家对刘的质疑主要有两点:1)Rio亏损时以白给价格将Rio从公司卖给刘个人,5年后Rio盈利又从刘手里以50亿买回来,掏了上市公司的钱。2)一面大额分红一面融资扩产。3)股权质押。4)曾接受调查。

不给刘洗地,如果单从投资角度说,50亿价格买入一个目前年净利润7亿且未来大概率持续增长的公司,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失败的买卖。至于当初为什么不将RIO装入上市主体(或不能装)暂时未得考证,但5年将一个亏损企业做到盈利且垄断,我认为也值得50亿。

关于一边分红一边融资扩产。公司上市以来平均分红比例60%,20-23年累计分红15亿,分红比例59%。这并不是一个极高的分红水平,但确实可以看出大股东或有一些私心。股权质押,比例20%左右,也确实扣分。接受调查大概率与烟草有关,这里并不大幅减分。结合刘个人的远见和敢于拼搏的性格,整体创始人可以给到中性评级。

第2大股东柳海彬是公司老人,2018年股价高位一路减持,近3年持股比例5.9%不变。第三大股东刘晓俊为刘晓东之弟。持股比例稳定在3.7%。

历史净利润合计40亿,分红及回购24亿,比例60%,近年保持稳定。

 

管理层

公司管理层非常稳定。董事长及CEO为刘晓东,刘今年57岁,还是能打的年纪,暂时没有继承人风险,但需警惕家庭风险。刘晓东个人家庭情况不详。

其他高管,包括CFO林丽莺、副总马良,都在公司干了10年以上,主要负责RIO业务。

威士忌方面的负责人,厂长2位:陈正颖,熊大维,陈开创了中国黄酒桶,两任厂长都对威士忌有深刻理解。但据网料,目前均已离职,原因不详。这块目前谁在负责,后续还需要研究跟进。

管理层没有股权激励,核心高管年薪150万左右。

 

产品

RIO端,358度矩阵定位清晰而全面,新品更新及时,定价5-8元/罐/330ml,价格带有区分,做得还可以。但鸡尾酒市场门槛低,竞争激烈,公司虽已做到垄断,但只要市场在持续增长,其垄断就有被颠覆的可能性,需要时刻保持对市面新品的警惕和及时跟进。

威士忌端,以限量1万瓶的百利得和崃州定品牌调性,据称流通版有不同规格(大中小mini)且定价较为亲民,我认为这个策略是走对的。3年国威很难和苏威直接竞争,陈酿时间、品牌积淀都相差很远,只有差异化定价,走流通,把市场做大才是正解。这也是百润鸡尾酒所擅长的。

公司威士忌的厂设备、对产品的理解都在行业前列,产品在国威中品质排得靠前,在国威的竞争中我比较有信心(尤其vs Pernod Ricard的叠川)。

 

拍脑袋测算

RTD鸡尾酒,对标日本,远期消费量还有4倍增长空间。但单价的下跌历时10年已经基本到位,未来经济悲观消费力下行最多再腰斩(5-8变为3-4),下跌空间已经很小了。因此,对RTD鸡尾酒未来的增长空间我还很有信心(1-2倍),这还只是量增驱动,没有到讲消费升级高端化故事的阶段。

对于百润的竞争地位,垄断情况下,只需要维持和跟进新品就好,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其份额是否下行。若保持稳定则没有大风险,自身规模效应的运转会把其他品牌消灭干净。

威士忌,国内目前占比不到1%,日本有日威,印度有印威,美国有美威,国内年轻人消费口味在发生变化,留学人员达到高峰,没有道理不出现一款国威,没有道理威士忌占比不会提升。即使不提升到日威50%的水平,远期看,对标韩国的15%也相当有望。国际烈酒集中度低,但按照百润的产品竞争力,取得2-3%的份额,问题应该不太大,这在整体烈酒行业规模不再增长的情况下,也将至少贡献公司45亿利润。

另,百润还有一个优势(未经证实),就是用自产烈酒基酒做的预调鸡尾酒去培育消费者。国际上的数据已经证实,RTD酒对未来烈酒消费者的培育有很大影响,国际烈酒具头也在纷纷布局RTD收购。

 

结论

在看得到的远期未来,百润是有持续增长潜力的。

目前估值35x有些偏高,但结合其增长的确定性,我认为可以小批量建仓。

密切跟踪:1)RIO市场份额有无下滑及百润新品发布节奏;2)公司负债、现金流、融资计划及大股东情况;3)销售费用率和威士忌新品,以及全球/中国威士忌行业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