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烈酒通常指经过蒸馏后、酒精度数在40度以上的含酒精饮品,包括威士忌、伏特加、白兰地、白酒等。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,读者通常对本土白酒企业较为熟悉,但国际烈酒在全球的占比其实更高。根据统计,2021年,全球烈酒行业终端销售规模达5,531亿美元,其中非白酒类约占70%。而国际烈酒行业中的两大巨头公司: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,多年来收入持续增长,其旗下品牌存续时间已超过百年。
通过本篇研究,我们希望解答以下问题:
1) 烈酒行业具有什么特征?行业中的公司是否具有商业模式上的共性?其核心资产是什么?
2) 国际烈酒公司收入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?为何可以长期持续增长?
3) 不同地区间的烈酒市场是否存在差异?烈酒公司是否采取了不同策略?
4) 部分烈酒品牌为何得以长期保持领先地位?
本篇报告将分为四个部分,以下是核心内容及观点:
第一部分,我们在宏观视角下探讨烈酒行业特征与公司生意模式。国际大型烈酒行业公司大都通过收并购进行多品牌、多品类式发展,而非单品牌模式。受到不同国家地区地理、气候、历史等供给端因素影响,全球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养成了不同的饮酒习惯以及对特定酒品类/品牌的消费需求,因此,烈酒行业具有品类多、品牌高度分散的特征。品牌集中度低导致经营单一品牌、深耕单一酒品类的公司,其收入规模天花板有限。烈酒公司若想长期生存和持续增长,通常会采取收并购其他品牌的方式扩充品牌矩阵和品类规模。
第二部分,我们从行业落地到公司,探究国际烈酒集团的成长路径,发现收并购扩品类+全球化+高端化,直接提价并非主要增长驱动因素。回顾大型烈酒公司Diageo及Pernod Ricard的增长路径,二者具有一些相似之处:1)通过收并购扩充品类,覆盖更多消费人群。2)当欧美人均消费量见顶时,向发展中国家扩张。3)富裕及中产人群扩大,适时进行高端化。扩品类、全球化支撑了烈酒公司销量的增长,而高端化支撑了其结构性增长。令人意外的是,作为成瘾性产品,烈酒的直接提价能力有限。
第三部分,我们进入微观层面,探讨不同区域市场间烈酒公司经营策略的差异。以北美和亚太市场为例,由于历史和税收政策等原因,两个区域市场在消费品类偏好上有较大差异,因此烈酒公司也采取了不同的经营策略:北美市场更成熟,品牌品类丰富,烈酒公司倾向于聚焦品牌矩阵完备度和产品创新领域。而亚太市场更偏好本土酒品类,对国际烈酒接受度更低,烈酒公司产品矩阵有待扩充,倾向于聚焦核心品牌,进行消费者教育并做大国际烈酒蛋糕。
第四部分,我们延伸到具体品牌,以威士忌品类的Johnnie Walker和伏特加品类的Tito’s为例,探讨经典/新锐优质品牌的形成过程。我们发现,历史上的优质品牌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些共性:通过皇室背书/民族主义激发、营销差异化等方式提高辨识度和知名度,通过规模化成本优势来维护品牌的领先地位。